作者: 余巧雲牧師
我和黎振滿牧師(Sam叔)在服侍貧窮人中認識的,可說我們相遇於廟街夢。
記得拍拖時我們到過旋轉餐廳下午茶,邊享受美食邊享受古典小提琴音樂,我們也到過板間房和籠屋探訪孤獨老人,與他們談天說地,然後談道;記得我們有次二人寧願放棄結婚週年晚餐時間,改去探訪頻臨死亡的姊妺;我們還帶過孩子去派飯給街友,哈!這是我們的家庭活動呢,還有還有...。
我們一家閒餘或我們夫妻睡前枕邊都會在回想這些做過的事情。細味街友那種從心發出的微笑和深情分訴,我們都感到一份滿足感;還有一次阿囝主動扶着住在板間房伯伯前行,那關愛的背影使我們驚訝那活躍好動的孩子是那麼主動的貼心;另一次再去探訪患病的伯伯時孩子已再見不到他了,對那離世的籠屋伯伯我們都感到失望和失落,那次我們只有沉默哀傷;還有我們派飯時被天橋底姐姐粗言大駡,來得有點突然,可是不久阿囡放學竟然把肚餓買來的蛋糕送給途經遇到的街友,她竟然無被那次經驗嚇到,我們夫妻二人感恩這份勇氣和憐憫內化在她心裡,還有還有很多的細味回憶...。
我們每次都細味當中的甜酸苦辣,我們不但感到自己很幸福,還有種意義感和滿足感,不知不覺我們整個家庭分享着一同所經歷的人生豐盛,聖經說施比受更為有福,愛不但是不停地索取或滿足自己,我們有能力並可以同心地一齊去付出是一種福氣,我們體驗了!
夫妻「同牀同夢」不單只是幸福,婚姻更高的層次不是單停在「你愛我、我愛你」的幸福感中,還要提升一份意義感,彼此有共同人生意義,共同目標和遠景,我們的婚姻及家庭就是如此充滿生命的動力呢!
Comentarios